如果以五年为一个时间维度,来考量渭南城投集团的工作,那么,从2012年至今,城投集团的一系列变化让我们为之雀跃、为之侧目。
这五年是城投融资规模和融资速度最快的五年。通过发行企业债券、PPP资金运作,开发PPN、ABN等各类金融产品,累计融资150亿元,完成实际投资67.12亿元,还本付息30亿元。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资金需求洒下了“及时雨”,也为“捉肩见肘”的财政支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这五年是支持城市发展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五年。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渭河综合整治、渭南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市体育中心、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高级中学、连霍高速渭南西出入口连接改造工程、解放路断头路、滨河大道、渭河小学、渭南市政府幼儿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累计达32.4亿元。同时,为榆蓝高速建设项目争取国家专项基金8.75亿元。此外,为高新区、临渭区、经开区、产投公司、交通局担保融资31亿元。城投人自加压力的魄力和“无中生有”的智慧,让这座城市不再有短板的困扰,城市的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
这五年也是城投自身裂变成长、业务拓展最快的五年,是逐步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五年。通过内部整合和向外开拓,集团已由单一的融资平台,发展成为集经营、开发、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为一体的经营实体。通过战略转型,由单一的城市建设板块,发展成为集金融业务、资产经营、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公共服务、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六大核心业务板块,公司也由起初的50余人,发展为拥有21家子公司、员工达2000余人、总资产达338.89亿元的现代企业集团,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如今,洽川旅游、财富大厦、渭南文苑、立通物业以及担保等多项业务已实现收益。为搏击市场、进军更广阔的新蓝海打下坚实的基础。城投人以弛而不息的作风,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现着华丽转身。
2017年4月28日,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渭南城投集团斩获“陕西省先进集体”,这块沉甸甸的奖牌,凝聚着全体城投人的付出和辛劳,也是对城投这五年筚路蓝缕、负重前行的最好诠释。
“我们将把此次获奖作为新的起点,翻篇归零再出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奋发进取,追赶超越,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对标先进,在实现融资平台向经营实体的转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建设富裕、美丽、和谐、文明、幸福的新渭南再创佳绩。”市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彦龙如是说。
走进渭南城投集团,回眸那些加班加点的日日夜夜,咀嚼那些同心协力的点点滴滴,翻看那些实实在在的数字与成果,检阅一个个竣工的城市项目,我们在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敢接硬活、敢打硬仗”,什么是真正的“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什么是真正的“城投力量”。“快”字当头重大民生项目建设跑出“渭南速度”。
入夏的傍晚,位于渭南市民服务中心北邻的绿化公园,便是市民运动与休闲相得益彰的去处了。灯光球场上,工作了一天的下班族在这里尽情挥洒,健步跳跃,辗转腾挪,划出一个个美丽的弧线,展示运动的力与健康的美;绿茵环绕的跑道上,有悠闲散步的,有慢跑的,也有坐在路边石墩上听着音乐享受的,他们似乎不辜负建设者为城市打造的这一处绿肺,尽情徜徉其间;山林背后,溪流旁边,不时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明显是有人在自拍中抢了镜头,在嗔怪中重新选择着布景的角度。还有不远处,广场舞传来歌颂美好生活的音乐,那旋律和节奏,不由地人也跟着哼起了小曲……

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北侧的绿化公园
绿化公园是今年城市建设为老百姓再造的一个休闲健身的公园。走进公园,有山林飞瀑、有亭台楼榭。公园有春英园、南丽园、秋枫园、北辰园四个花园式入口,群峰内山谷纵横,百花繁茂,公园兼顾四时之景,春有玉兰、海棠,夏有石榴、紫薇,秋有银杏、红枫,冬有竹、梅、松柏,四时景异、四季变换,每一次游园都将有不同的美景陪伴,每一次游园都会发现新的惊喜。行走其间,仿若来到江南,置身于画卷,清新唯美、幽雅别致。

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北侧的绿化公园
这只是渭南城投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看看城投集团2016年项目建设成绩单:总投资额达49.15亿元,年度投资额达到19.87亿元,实际完成20.23亿元。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市抽黄供水工程、北水厂、渭河小学、人民公园及地下停车场、渭南北火车站及市政配套、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等几十个重大项目在三秦大地渐次落地开花,渭南城投人将“变化与发展”的足迹写在这座城市的大地上。
“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谋划项目,围绕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活品位布局项目,围绕市民的要求和期待建设项目,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建成投用,不断完善体育休闲、人文公园等城市配套功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舒适宜居,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城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闫忠民对记者说。
城市项目建设,凝聚着这个城市决策者和建设者的全部努力和心血。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西海湿地公园项目,让我们看到这个城市的效率和速度、大爱和情怀。滨水西区和滨水东区两大片区的开发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中心城市‘东扩、西融、南优、北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滨水西区•西海公园涵盖2000亩的公园水面、2500亩配套景观绿化以及10万平方米配套建筑工程,总投资21.6亿元,该项目是渭南水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为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集团领导李彦龙、闫忠民等常常深入工地现场,在一线协调解决问题,资金缺口、环境保障、技术难题、施工进度等,每一个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不留后遗,不拖后腿。包联项目的市级领导,市委书记陆治原对该项目更为关注,几乎每周都要亲临项目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就建设速度、质量标准、景观品位提出要求。对于《城建动态》的反馈信息,陆治原书记及时批示,要求该项目要加紧干、高标准干、要给渭南城市建设留下一个经得起检验的惠民工程,为落实省党代会提出建设山水灵气的东大门书写了最漂亮的一笔。5月16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一行来渭南调研,就来到了西海公园项目现场,慰问一线建设工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让干部职工精神振奋,豪情满怀。

西海公园效果图
记者在位于渭河老堤的西海湿地公园项目现场看到,百余台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换填施工作业的热情同这个六月节气十分应景。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一直坐镇现场指挥的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主要完成征地拆迁、土方平整、湖面开挖及水处理设施。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湖面土方开挖,正在进行湖底防渗处理和驳岸砌筑。
西海公园施工现场
与滨水西区遥相呼应的是位于渭河南岸东部的滨水东区(渭水•生态城)。“该项目规划总人口容量4万人,用地面积约371.93公顷,以渭河老河堤景观带(人文、绿化、水域运动休闲的景观带)为基础,着力打造一个滨水商业区和高档时尚生活样板区,形成一河两岸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一期工程总投资9.5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完成投资2.4亿元。目前,正在实施以‘两横四纵’为骨架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渭南试点总长约3公里综合管廊项目,计划三年内建成。”集团总经理助理张长瑞介绍道。
在渭河小学建设过程中,城投集团的副总赵永刚在项目建设中展示出与时间赛跑、与天气斗法的智慧。去年刚进入六月份,我市经历了少见的连续阴雨天气,面临防范城市内涝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双重压力。有压力才能激发动力,渭南城投人顶住压力,一方面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各项防范准备,一方面组织施工单位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施工时段,抢时间差、打短平快,晴时人歇机不歇、全力以赴加紧施工;雨时设备检修材料进场两不误,争分夺秒保工期。9月1日,渭河小学终于建成投用,比预期建成时间缩短了一个月,确保了新学年学生的正常入学,也成为第一个完成任务的项目。但赵永刚却瘦了一圈,他开玩笑说:“渭河小学就像我的孩子,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我这心里别提有多欣慰了。再说,整天在工地上来回跑,顺便还减了肥。”今年,他又挑起了市政府幼儿园的建设重担。

2016年8月建成的渭河小学

市政府幼儿园及相关服务配套工程效果图
而集团副总唐晓不仅承担着两个省考项目的建设任务,还兼顾跨渭河综合廊桥项目的前期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千头万绪,要解决前期的工程问题,还要及时协调工程进度,唐晓不是在这个工地上考察,就是在那个工地上协调处理问题,在他的努力下,如期完成两个项目的年度建设任务,顺利通过国家环保的督查验收,赢得了主动,廊桥的前期手续也顺利办完,为该项目的早日动工挤出了充足时间。

渭南市城市供水跨渭河工程效果图
正是这一支兢兢业业、善谋善思、敢担重任、敢打硬仗的城投团队,让美丽渭南、时尚渭南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随着渭清路、高级中学、车雷大街、连霍高速渭南西出入口连接线改造工程、高铁北站等的投入运营,渭南城投人将成绩写在秦东大地上,这些项目的投用,为更多的城市居民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

连霍高速渭南西出入口连接线改造工程
科学果敢的决策部署、只争朝夕的忘我拼搏,一个个不断落地开花的市政工程正不断刷新着“渭南速度”。“民”字在心公共服务保障疏通“城市动脉”.
众所周知,渭南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00立方米,渭南人均占有量为380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五分之一,陕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市区供水不足是制约发展的一大难题,2020年用水缺口达300万立方米。
“渭南城区每天的需水量是18.5万吨,缺口就8万吨,城区居民用水多为地下水,供不应求。”兼任渭南市自来水公司经理的徐长渭对记者说。
在这一民生大事面前,市委、市政府充分调研,果断决策,决定实施“引黄入渭”工程,将黄河水引进渭南城区,通过处理过滤使渭南人饮上黄河水,彻底解决城区引水这一瓶颈,并决定这项重大项目由城投集团黄河水务公司负责实施。
“该工程从蒲城县蒲石村二期抽黄总干渠洛河渡槽出口设闸取水,通过新建蒲石沉沙池及供水泵站、北湾调蓄池及供水泵站等7部分工程,引水至渭南北水厂,途经四个县区八个乡镇20个村。设计年供水12125万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区7300万立方米、渭北煤化工业园区3000万立方米、卤阳湖1825万立方米,概算总投资17.66亿元,中省补助4000万元,市财政拿出1亿元,其余由城投集团融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投资9亿元。”集团董事长李彦龙介绍道。
引黄入渭工程,是有效利用抽黄工程现有设施,合理开发黄河水资源,保障渭南中心城区、卤阳湖开发区和蒲城渭北煤化工业园用水需求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工程的实施,牵动渭南上下关注的目光。市长李明远多次来到项目现场,调研指导,他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把安全、质量、服务等各项举措融入建设过程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力争早日让所引的生命之水、希望之水、发展之水惠泽秦东百姓。主管城投项目建设的副市长王建平,始终指挥在一线,他鼓励建设团队发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围绕项目建设总目标,倒排工期,加快进度,争取项目如期完工。市人大、市政协每年组织项目视察活动,关心支持项目建设情况。渭南城投人更是不讲困难,不讲条件,从融资到管理,从管理到建设,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工程建设快马加鞭。如今,已经完成40公里管道铺设,沉沙池也已具备运营条件。今年4月9日试通水成功,6月底即可实现向经开区供水。“引黄入渭工程的建成,实现了市委、市政府让渭南百姓喝上黄河水这一百年梦想。”市长李明远深有感触。
作为“引黄入渭”的重要连接工程,渭南中心区供水北水厂工程,也是由城投负责投资建设,是我市首个成功运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由渭南城投集团与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国开基金发展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渭南市东秦供水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包括廊桥、水厂、加压泵站,共投资10亿元。集团副总徐长渭肩负包联引黄入渭工程和北水厂项目的建设重任,他一方面紧抓项目的环境保障,一方面负责项目建设的现场管理,协调各方,统筹推进,尽职尽责,使北水厂项目自开工以来,少有干扰,进度有序,形象良好,为市级重点项目建设争了光、添了彩。
渭南市人民公园地下停车场项目,也是成功运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地下共两层,停车位2000个,项目投资6亿元,由城投集团与社会资本方中交一工局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渭南市东秦停车场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与运营,地下停车场项目建设已经建成投用,地上的人民公园10月份将建设完成。此项目由集团总工王祝建负责。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巧处各方关系,支持帮助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加快进度,有质量、有形象,受到各方充分肯定和赞扬。
 
正在建设的人民公园地下停车场二期项目
城市污水处理,不仅事关市民生活,更关乎城市的水环境治理。城投集团先后实施了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已于去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使渭南的污水处理总面积达9平方公里,占中心区用地面积的29%。市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是我市近年治理渭河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今年6月调试运行,项目地建成投用,将大大削减向湭河和渭河排放的污染物标准,对改善湭河和渭河的水环境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不只是项目建设,日常污水的收集与处理也是巨大的挑战。城市污水被称为城市的垃圾筒,每天处理污水近10万吨,每天向城区输送道路压尘及绿化用水近千吨。排水员工始终战斗在污水处理一线,无论严寒酷暑,收集污水、处理污水,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虽然在别人看来这是最脏最臭的工作,但在我们看来,这份工作却意义非凡,它为全体市民带来干净和清洁,这也是我们的价值体现。”排水公司生产技术科一位同志说。
让市民办事更舒心,政府的服务就要更贴心。渭南市便民服务行政中心的建成,正印证了政府服务的这一宗旨,而城投集团就是为其提供服务的贴心“店小二”。
走进渭南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如同进入繁忙而有序的政务超市,整齐的服务窗口前,家人般的热情接待让人倍感温馨,高效、便捷的审批绿色通道,更让人体会到行政审批大提速所带来的极大方便。尤其令人舒心的是市民服务中心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办公环境,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完全是一种享受。而这都得益于城投集团立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
城投立通物业是城投集团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政府购买服务的一个典范,由城投集团与西安立通物业分别出资,成立的合作公司,主要为渭南市的商务办公提供会议服务和物业服务。通过提供服务,获取经营收入。目前,城投立通物业除服务渭南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之外,还为渭南高铁北站下沉广场及停车场、市博物馆、市规划馆等国有大中型项目提供会议服务和物业服务,其专业化管理赢得群众的一致点赞,也成为全市唯一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系认证的物业品牌。
一系列回应民生关切、解决民生难题的举措,使“城市温度”越来越暖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越来越有获得感……“融”字在脑千方百计聚集资金助推城乡发展
“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哪能这么快住上新房啊!”许村村民陈先生朴实的话语代表了众多受益群众的心声。近年来,一栋栋棚户区被拔掉,一家家农户告别“蜗居”,城市地标不断刷新,而这背后是渭南城投人全力以赴争取资金、拆迁安置,用实际行动奏响城市跨越发展的进行曲。
作为渭南市级政府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主要承接单位,市城投集团与市政府签订了105.86亿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政府购买服务合同》,与国开行签订了棚改贷款合同149.727亿元。正是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我市的棚户区改造才得以顺利推进。截至2016年底,渭南城投集团为全市棚改项目融资到位资金62.15亿元。
棚改的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城投集团的资金聚集,也就是融资能力。不只是棚改需要大量的资金,对渭南这个财政穷市来说,每一步发展都要拿钱说事。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是硬头之物,渭南城投人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用“无中生有”的智慧,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为城市建设想尽各种办法筹集资金,啃下这个硬骨头。这也正是城投人面对改革发展难题的忠诚和担当。
2012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渭南城投集团加强融资政策研判,抢抓国家实施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机遇,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按照以政策性银行及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融资为辅的思路,全方位拓展商业银行贷款、开发性金融合作、财政性投入、企业债等的传统渠道,大胆尝试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的使用,积极争取保险资金、资产证券化、信托产品、中期票据的运用,不受任务局限,最大限度地融回来更多的低成本的发展资金。同时,大胆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发展,能使用PPP的尽量使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城市建设蓄势聚力。
旗开得胜的是企业债的发行,集团多次开会研学领会政策精神,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积极组织编制完善申报材料,多次到北京国家发改委汇报、协调相关金融机构……经过一年多艰辛努力,2013年12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此举大大增强了集团发展信心,补足了发展动力。继此之后,2015年再次成功发行6亿元企业债券。
在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的同时,市城投集团还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于2014年9月发行第一支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PPN)5亿元,这类发行方式因具有灵活性强、发行相对便利、信息披露要求相对简化、适合投资者个性化需求、有限度流通等特点,深受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欢迎。2015年9月进行第二次发行,此次发行7亿元。市城投集团于2014年10月还发行了西北地区第一单资产支持票据(ABN)3亿元。
前不久,市城投集团和交通银行陕西分行合作共同成立“渭南交银扶贫投资发展基金”,总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渭南市新型城镇化、水务、垃圾处理、供热、供气、城市公共设施、节能环保、文化、医疗、旅游、养老等扶贫投资发展领域。
为渭河综合整治项目提供建设资金,就是城投以融资促发展的生动写照。渭河综合整治是我省“十二五”重点工程,既是安澜工程,也是供市民休憩游玩的景观工程。渭河综合整治项目渭南段长51.76公里,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6亿元,除中省补助17.37亿元外,尚有近百亿元的资金缺口。除财政连续5年每年拿出6000万元用于渭河整治外,渭南市积极创新融资模式,由渭南城投出资2.6亿元注册成立市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专为渭河治理融资,目前,已融资25亿元,用于渭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和两岸城市用地的收储、整理和开发工作,解决了城市发展提供了腾挪的空间,实现裁弯取直两万多亩土地。
如今,渭南市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已经初见成效,特别是南北大堤,犹如两条巨龙护佑着滔滔渭河奔腾向前,这里已成为集防洪、观光、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新景点。项目很好地诠释了省委提出的柔性治水的理念,实现了由单一防水向防用结合转变、治水方式由工程治理向生态修复转变,使秦东大地涌动水的灵气。“渭河两岸起长城,恰似关中卧巨龙。厚土培堤宽百尺,方石护底垒千层。三秦雀跃洪魔降,四季平安喜气盈。皓月当空西岳醉,蛙鸣万亩夏荷风”已是渭河生态长廊的盛景风情了。
“我们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借、用、还’管控机制,既保证了有债务按期还本付息,又保证了在建项目的投资需求,还要有足够的应急资金保证调度之需。”集团总会计师王军介绍道。“转”字在肩谱写加快发展追赶超越新篇章
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机器向产业经营实体的公司化转型,通过实施一批战略支撑项目,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资产,不断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和造血功能,城投集团实现了向城市运营者的转变,这是渭南城投集团在追赶超越实现转型发展目标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向文化领域进发。市城投将自身业务发展与盘活闲置资产紧密结合,不断挖掘我市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6月市城投集团控股组建渭南城投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拓文化传媒业务板块,盘活渭南文化艺术中心演员之家客栈,打造渭南城市会客厅(文苑),集书画展览、民俗演艺及餐饮、住宿于一体,取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并顺利开展广告业务。
向旅游业进军。2015年12月15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渭南市城投集团终与洽川风景名胜区开发有限公司、陕西宏业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组建“陕西洽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此举是市城投集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涉足文化旅游的重要举措,影响大、反响好,成为集团“走出去”的第一步。作为投资主体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为挖掘城投集团内在潜力、增强市场活力打开了一个缺口,集团竞争力显著提高。
“为了把洽川打造成5A级景点,我们不断提升改造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在洽川实施了莘国水城、圣母湖两个重点项目,旨在打造北方最大的黄河湿地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建成,预计年底将投入运营。”王军介绍道。
向房地产市场拓展。渭南城投集团子公司城投房地产公司也于2014年7月开始,筹备城投大厦经营性用房项目——财富大厦A座,致力于建造以商务办公为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办公写字楼。目前该项目已经建成运营,这也将成为市城投又一可观的经营性资产。

建成投运的财富大厦A座

不但如此,经过多年的发展。城投已经形成了自有资产积累,从市文广局购买40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从市林业局购买了231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以及体育中心周边20000平方米的商铺,这些都为自身发展积累了坚实的资产。城投担保公司,已为渭南中小企业提供94笔担保业务,提供担保资金6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有力地支持了渭南中小企业的发展。
“如今,渭南城投集团已经拥有房地产、远大建设、监理、担保、物业、传媒、洽川公司等经营实体,目前这些子公司都已经成为集团的营利主体。也由过去单一的投融资平台,已经构筑起金融业务、资产经营、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公共服务板块、文化旅游等六大核心业务板块。”城投集团综合办公室主任李智杰说。
“2017年,开年又一大动作,让城投人群情振奋。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城投加快转型步伐,与省四建合作组建渭南建工集团,打造渭南的建工企业品牌,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中;与省燃气集团合作,开发渭河盆地地热及伴生水溶气资源,现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在积极推进中;另外,正在调研并承接中心城市停车场建设及停车管理事项。”李彦龙给记者激动讲起未来城投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动辄就是上亿元的投资,干的都是市民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确保每一分钱的投资效益,确保每一项工程的建设标准,这也对城投集团提出了严峻考验。“能干事、干成事且不出事,我们建章立制,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对每一项重大事项都进行同步监督,无论是集团重大的投资决策,还是事关全局的融资举措,抑或是重要岗位的干部任用,我们都要监督到位、政策执行到位、规范操作到位,不能有任何失误。对城投事业负责,对渭南发展负责。”城投集团监事会主席党进栓不无感慨。正因此,五年来,迎接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项目的建设,每一次城投人都展示了干净干事做表率的风采。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规范科学的制度管理,说干就干的执行合力,集团发展至今,靠的是领导班子的开拓进取,靠的是团队的同心合力,靠的是每一位城投人的敬业奉献。如今,这个团队,也在服务渭南经济发展中,在挑战一个一个难题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赢得了社会各方的肯定和点赞,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集团先后获得: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单位、渭南市先进集体、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渭河综合整治先进集体、渭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渭南市棚户区改造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荣获市属国有企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集团子公司渭南市排水公司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渭南市自来水公司供水抢修大队荣获2016度“渭南标杆”集体标杆、排水公司机修车间主任杨向峰荣获2016年度“渭南标杆”敬业奉献类个人标杆。
今年摘得“陕西省先进集体”的奖牌,是对渭南城投集团五年工作的再一次奖赏。城投工会联合会主席路敏感慨地说:“先进集体的获得,是对每一位城投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每一项出彩工作的褒奖,在我们企业集团,把‘讲政治’放首位、在‘讲纪律’上树标杆、在‘创新业’上有作为,是我们统一的步调,众人划桨开大船,同心、同向、同力,在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有红旗就扛’的精神,只争一流,为渭南的发展贡献城投人的力量。”
采访至此,我们深深的读懂了“城投力量”的深刻内涵,这敢打硬仗而且能打赢硬仗的“城投力量”,是顾全大局的力量、是团结一致的力量、也是追求卓越的力量。每项工作都是硬任务,都是硬骨头,不讲困难只想办法,拿结果说话,用成效检验,正是城投人团结一致,不忘初心,咬定目标不放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爬坡过坎,闯关夺隘,让城市发展的战略梦想一步步变成城市建设的现实。他们耕耘的脚步深深印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汗水洒在了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里,他们的脊梁成为这座城市崛起的最有力支点!
|